2024年高考将至,湖南各高考考点近日纷纷挂出寓意吉祥、文化底蕴深厚的高考对联,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。这些对联在彰显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之余,也很好地展现了各所学校的文化特色。
常德市桃源县第一中学
楚江开文脉,三千年浩荡而来,开襟怀开新思开神笔,可谓大矣
学府汇俊才,九万里翔翥以至,汇祥云汇熙光汇灵秀,不亦盛乎

【解联】
桃源县第一中学创办于1907年,前身为宋教仁创办的桃源县第一所新式中学堂“桃源官立中学堂”。
浩瀚楚江开启我们的文脉,三千年来以浩荡之势滋养湖湘大地,开阔后人坦荡襟怀,启迪后学新思泉涌,孕育后世神来之笔,实在是浩大啊!
三湘学府汇聚八方俊才,赋能学子化鲲成鹏,九万里高空任君翱翔,祥云汇聚,光芒万丈,人物聪慧美好,难道不繁盛吗?
张家界市桑植一中
澧水悠悠,映山河四季映豪杰丹心,辉煌往昔换日月
西界峨峨,看桑梓新颜看学子襟怀,梦想今朝数风流

【解联】
桑植县第一中学坐北朝南,门绕澧水支流。岁月悠悠,多少英雄豪杰赤胆忠心为国为民,澧水之水皆为印证!桑植是贺龙元帅、廖汉生将军的故里,这里曾有5万多人参加革命,3千多人参加南昌起义,4千多人参加长征。桑植的英雄前辈为旧中国的改天换地演绎过无数悲壮的故事,贡献过自己的一片丹心和全部力量。
桑植县第一中学的大门隔着澧水的远处,则是巍峨挺立的西界。西界似乎是永恒的观察者和见证者,它看到过桑植这片土地上的沧桑历史,它也见证了桑植这片土地上的旧貌换新颜。桑植儿女薪火相传,赓续前辈们的精神,今朝高考,接受祖国的挑选,挥笔书写自己的襟怀和智慧,正是: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。
益阳市桃江一中
胸藏丘壑,卷展风云,看翰墨飞扬,笔点龙睛龙破壁
志占鳌头,名题雁塔,喜楩楠挺拔,文昌国运国抡材

【解联】
十年寒窗努力,六月燃情逐梦。上联寄语考生要施展胸中才学,妙笔生花、尽显风流;下联希望莘莘学子要有家国情怀,立时代潮头,把自己的前途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,做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才。
郴州五雅中学
书山竞步,学海竞帆,常跟竞日掰手腕
树木成林,琢璞成玉,今与成功撞满怀

【解联】
上联化用“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”的名言,再用“掰手腕”将“竞日”人格化,将莘莘学子怀有山一样的高度,海一样的宽度,抢时间、赶速度,苦学成才的场景跃然于纸。
下联以描写入联。“树木成林”,托物言志,五雅中学虽是一所民办学校,但她正在名校的阳关大道上大步流星。玉不琢不成器,人不学不成才。“琢璞成玉”象征学思不辍,理想玉成。天道酬勤,五雅学子们定能与成功撞个满怀!
上联复字“竞”,下联复字“成”,一唱三叹;“掰手腕”“撞满怀”,口语化的比拟,追求的是雅俗共赏。
永州市第二中学
湘江河畔,数年苦读,今朝迎佳绩
凤凰山上,三天应试,明日创辉煌

【解联】
永州市第二中学始建于1956年,系永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。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凤凰山上,位于湘江河畔。
学校秉承“健康博学,求真创新”的校训,明确“坚持素质教育,弘扬学生个性,对学生一生幸福负责,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”的办学理念,强化办学特色,提升办学水平,办学成绩斐然。
无才无以立足,不苦不能成才,对联内容既是学校高三学子孜孜奋斗之青春日常,学校的殷殷期许,更是该校高三学子激情万丈、自信从容、家国天下之磅礴气魄。学校衷心祝愿学子们:笔下生花,圆梦今夏!
怀化市沅陵县第一中学
鹿鸣金榜,龙化沅江,九万风鹏胜踏燕
剑励十年,锋争三日,八千云月竞功名

【解联】
“鹿鸣”引自《诗经·小雅》,鹿鸣塔既是沅陵三大名塔之一,又借指高考盛事。“龙化沅江”,则指二酉中华书山脚下的沅陵儿女,龙腾沅江,续写文脉传奇。“九万风鹏”,典出宋代李清照《渔家傲》,意为长空九万里,大鹏冲天飞正高。“踏燕”,即马踏飞燕,寓意天马比风神还快。“八千云月”,典出岳飞《满江红》,意为披星戴月转战八千里。
上联说作为文脉源头的沅陵,其高考学子似鹿鸣古塔、巨龙入江、大鹏冲天,一定能取得佳绩,实现满腔报国志。下联说高考学子十年磨剑,只为三日试锋,一定会考出佳绩,体现美好的祝愿。
娄底市第一中学
十载囊锥,蕴玉藏珠,久砺青云志
万寻江海,腾蛟起凤,当倾潘陆情

【解联】
上联学子回忆在母校苦学,长久砥砺志向。“囊锥”一词出自囊萤映雪、头悬梁锥刺股两个典故,寓意学子勤奋好学,孜孜以求。
下联祝愿学子终将尽洒才情,蟾宫折桂。“腾蛟起凤”一词出自王勃《滕王阁序》“腾蛟起凤,孟学士之词宗”,“陆潘情”一词出自南朝·梁·钟嵘《诗品》“陆(陆机)才如海,潘(潘岳)才如江”,寓意莘莘学子各显其能,尽显才华,鱼跃龙门。
湘西州民族中学
豪情满怀,灵光织锦,挥毫泼墨倾陆海,问谁笑折蟾宫桂
逸兴遄飞,妙笔生花,揽月拿云酒潘江,看我喜提金榜名

【解联】
该联借用古诗文典故,寄寓了对民中学子的真挚祝福,预祝他们施展像陆机、潘岳一样的才华,以生花妙笔写就锦绣文章,蟾宫折桂。
万溶江边,小溪桥畔,民中学子思如泉涌,豪情激荡。“俱怀逸兴壮思飞,欲上青天揽明月。”蟾宫折桂,看谁登顶?十载磨剑,三日挥毫,“三湘”学霸下笔成章,“少年心事当拏云”,踔厉奋发勇争春。(撰联、解读:彭浩)
作者:邱梦
责编:刘丹
来源:湖南教育融媒